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 新闻快讯 >  正文
在科研路上奋力拚博的年青人系列报道之一:梦想,在实验室的长明灯下照亮
2015-06-18 23:28  

0.jpg

在科研路上奋力拚博的年青人系列报道之一

梦想,在实验室的长明灯下照亮

——记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刘海博士

“刘海博士晚上加班搞科研是出了名的,晚上到实验室一定能够找到他。”“有他在实验室,灯光总是亮到很晚。”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多名领导和老师这样说。

果不其然。

周末晚上九点多钟,校园渐渐安静下来。法国梧桐轻轻摇曳着温馨的晴夜,“教三”二楼的一排日光灯照亮了林荫小道。此时,楼上205室里,两位青年教师正在实验台前忙碌着。一旁的小阁楼内,刘海老师身着白大褂,娴熟地操作着微机量热仪,专注之中露出收获的喜悦。

调整方向,融入团队

刘 海老师1981年出生,2012年12月,他获得武汉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,其研究方向是高分子材料加工与改性。初到湖北工程学院,刘海老师也迷茫过。他 说,“我是生物质资源化转化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专职科研岗教师。根据学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发展需要,需转向研究生物质材料。”转换研究方向意味着很 多东西要重新学习,资料和文献要重新梳理,为了尽快适应新的方向,刘海老师早出晚归,一门心思扎在实验室里,通过实验反复摸索材料高值化应用。为了充分利 用时间,刘老师经常吃在食堂,睡在实验室。一有机会,就参加各类学术活动,虚心请教学界专家,积极参与学术讨论,就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追赶。刘老师接着说: “只有依托科研平台和加入团队,个人才能走得更远。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前后修改十多次,覃彩芹教授、汪连生教授、文胜博士、王锋博士等协同创 新中心成员都为申请书的修改完善提出过很好的建议。这是个人单打独斗很难做到的。”
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

近 年来,刘老师先后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,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,横向项目1项;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3篇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 项;争取各类科研经费80万元。面对成绩,刘老师一再表示谦虚。他认为这要归功于学校提供的良好科研环境。协同创新中心的老师们则认为,刘老师相当能吃 苦,常年在实验室做测试、写论文、撰写科研项目申请书,实验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。除了科研工作,刘老师还根据教学需要承担了教学任务,并被学校授予 2014年度优秀教学奖。刘海博士认为,教学与科研并不冲突,教研相长,可以相互促进。

梦想,可以更精彩

憧 憬未来,刘老师满怀信心。他说,最近几年学校加大了科研投入。前年生科楼投入使用,去年年底化学楼开工建设,理工科博士的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。今年学校 又购置了一批国际水准的实验仪器装备,老师们开展前沿课题研究有了更好的条件。谈到梦想,刘老师说,争取在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材料科学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论文,争取授权的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能够在本地企业得到转化,用自己的智慧为湖北工程学院再上台阶添砖加瓦。

灯光无语,但能照亮未来。日光灯下,刘海老师的神情坚毅而自信,我想,他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。

关闭窗口

基金会

校友会

地址: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  电话:0712-2345327

版权所有:湖北工程学院  校友工作办公室